学校主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科研动态

通知公告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度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的通知

时间:2025-03-28 17:04:40   浏览量:

学院

根据甘肃省社科联关于申报2025年度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的通知甘社科联发[2025]5号文件精神,为做好我校2025年度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着力推出具有学术创新价值、决策参考价值、实践指导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动甘肃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选题方向

2025年度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分为一般项目、省社科联与市(州)社科联联合项目两类(附件1、2)。

一般项目共设5类研究方向,选择前4类研究方向的申请人根据自身学术专长和研究基础,确定选题方向,自行拟定项目名称进行申报。

申报一般项目的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只能选择附件1中社科普及研究课题(研究方向五)。申报社科普及研究课题、省社科联与市(州)社科联联合项目的,在不改变选题方向的前提下,对选题表述可做适当调整,题目要科学、严谨、规范、简明,避免引起歧义或争议。

三、申报要求

(一)项目主持人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独立开展及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项目主持人原则上只限1人,如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须有两名本学科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书面推荐。

(二)项目主持人同一年度只能申报1个项目,且不能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申报其他的省人文社科项目。

(三)作为项目组成员最多只能参加2个项目的申报。

(四)未结项的省人文社科项目主持人不能申报和参加新的项目。

(五)未结项的省人文社科项目组成员不能作为项目主持人申报新的项目,作为项目组成员最多参加1个项目的申报。

(六)项目多头申报的,或已获得其他资助的,不予受理。

(七)项目主持人须填《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申请书》《申请人承诺书》,保证项目成果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项目主持人及项目组成员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各级各类在研或已结项项目申请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否则视为重复申请,如获立项将给予撤销项目处理。

四、材料报送

(一)申请人按要求填写《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申请书》(附件3)1份、《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课题论证活页》(附件4)1份2025年度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5)1份纸质版于4月23日前交到科研外事处(学术中心314办公室)姜学雪老师处,电子版发送至邮箱xuexue.jiang@lntc.edu.cn。材料电子版下载附件

)一般项目:我校推荐项目总数不超过5项

)省社科联与市(州)社科联联合项目由各市(州)社科联负责项目审核、推荐,且推荐项目总数不超过4项。

五、结项要求

一般项目、省社科联与市(州)社科联联合项目研究期限为1年。项目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或调研报告。

(一)一般项目项目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或调研报告的字数不少于2万字,须在省级期刊发表至少1篇与项目内容相关的成果,且注明“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及编号”,同时提交一篇3千字左右的智库报告。

(二)省社科联与市(州)社科联联合项目,由各市(州)社科联负责实施,省社科联审核后结项。如发表成果须注明“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及编号”。

(三)结项成果获得地厅级以上部门实质采纳或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的,或在CSSCI来源期刊及权威刊物发表论文的,可免于鉴定,直接结项。

 

附件:

1.一般项目选题

2.省社科联与市(州)社科联联合项目选题

3.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申请书

4.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课题论证活页

5.2025年度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申报汇总表

                                                  科研外事处

                                                2025年3月28日

版权所有@  陇南师范学院科研外事处    电话:0939-3203510    传真:0939-3202016   

陇ICP备16000659   
甘公网安备 62122102000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