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科技服务

快讯

我校陇蜀道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参加徽县陇蜀文化研究会工作汇报会

时间:2021-12-02 12:27:47   浏览量:


11月25日,我校陇蜀道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应邀参加徽县陇蜀文化研究会筹备工作汇报会。科研外事处处长蒲向明教授、中心主任焦福维副教授和研究人员代表张世明与会。

会上,徽县委书记张立新,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王福全分别作大会讲话。徽县人大常委会一级调研员、徽县陇蜀文化研究领导小组组长张承荣,围绕近几年地方文化成果、开展学术活动体会、研究内容与方向、近期要做的工作以及目前陇蜀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五个方面作了详细汇报。蒲向明教授代表陇南师专科研外事处和陇蜀道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发言。他说筹备成立徽县陇蜀文化研究会是县委县政府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有关政策、指示的重要举措,站位高,看得远,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从徽县的文化积淀和基本县情出发,把文化力量上升为思想指导,实现十四五战略目标,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以前,县上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扎实的工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以此为起点充分发挥徽县陇蜀文化研究会的作用,可以增强发展的软实力,提高徽县的美誉度,有利于打造地方发展的文化名片,为陇南乃至甘肃发展贡献力量。他表示,今后将加强校、县合作力度,利用陇南师专人才优势进一步开展陇蜀文化研究,为徽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就进一步深化我校陇蜀道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与徽县陇蜀文化研究会的合作。会后还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

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汪小波,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刘维刚,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泓,政府副县长杨星悦,政协副主席牛瑞芳出席会议,县人大办、政协办、组织部、文体广旅局、金徽酒业、亚特投资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及各乡镇党委书记及陇蜀文化研究会部分会员参加了会议。

附:张承荣大会汇报要点

研究成果:一是2015年、2017年、2019年分别主办了“陇蜀古道——青泥道”学术研讨会、“青泥古道与茶马贸易”学术研讨会、“吴玠吴璘暨仙人关战役”三次全国范围的学术研讨会;二是出版了《陇蜀古道——青泥道研究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陇蜀青泥古道与丝路茶马贸易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南宋经略陇蜀与吴玠吴璘史事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21)三本学术论文集;三是拍摄了《青泥古道与茶马贸易——古道遗踪》《青泥古道与茶马贸易——古道遗风》《吴家军与仙人关》三部专题片;四是为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16年、2021年分别举办了《永远的丰碑——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大型历史图片展》、《光辉的历程——徽县地下党组织和陇南地下党组织发展历程大型图片展》;五是出版了一本《图说徽县茶马古道》大型画册。

研究内容与方向:1、团结和组织研究人员,积极从事徽县本土文化研究,如:红二方面军在陇南(徽成两康战役)和陇南地下党、陇蜀古道青泥道、茶马贸易、吴玠吴璘与仙人关战役等为代表的地方文化,为传统村落保护、河池小曲创新、民俗风情、特色美食等文化资源和文旅融合提供科学论证。2、结合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围绕重点村落,广泛收集有关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传承文化,挖掘内涵、打造亮点、树立品牌,为乡村旅游植入本土文化元素。3开展地方文化与文创产品结合研究,打造自主文创品牌、宣传地方特色文化,体现本土文化底蕴和文化活力,为地方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4、举办和开展相关学术活动依托国内、省内著名专家教授,特别是邻近的陇南师专、天水师院,结合我县实际,进行学术研究与创作交流,充分发挥他们的学术专业性、高度和话语权,从而提高徽县特色文化的高度、影响力、权威性。5、开展徽县本土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等系列普及活动,让人们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热爱家乡山水人文、树立建设家乡的决心和信心。6、为徽县文化建设、文创产品开发、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提供学术咨询。出版研究专著、影视音乐作品,推介徽县本土文化的研究成果。

近期工作:一是做到两个支撑。围绕县委、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区一线两圈多村”乡村旅游布局,为推动发展全域旅游提供文化支撑,为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特色小镇建设乡村旅游提供多元文化支撑。二是围绕徽县红色文化品牌,组织召开“红二方面军暨成徽两康战役历史地位及作用研讨会”,彰显徽县红色文化影响力、生命力。三是围绕“徽县地下党、杜甫在徽县、青泥岭诗词、徽县非遗、徽县民俗、河池小曲”等召开研讨会,提升品位、扩大知名度、美誉度。四是围绕整理挖掘、梳理出版300多首《徽县民歌集》,排练一场集中反映徽县民歌独特魅力、历史风貌的“徽县民歌主题文艺晚会”,提升徽县本土文化影响力。五是围绕乡村振兴工作,组织“诗仙诗圣在徽县研讨会”,为重修徽县栗川杜甫草堂提供文化研究,同时做好嘉陵田河村、稻坪村、严坪村,大河青泥村,银杏高坪村,江洛龙头村、李家寺村,永宁永街村、栗川杜公村、郇庄村等乡土文化的挖掘、整理,将挖掘保护转化为文化创意资源,体现为经济效益,焕发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



版权所有@  陇南师范学院科研外事处    电话:0939-3203510    传真:0939-3202016   

陇ICP备16000659   
甘公网安备 62122102000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