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陇师学人

陇师学人

陇师学人——张永权教授

时间:2025-08-01 20:21:37   浏览量:

一、基本信息

张永权,男,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生于甘肃康县,1992年毕业于甘肃省成县师范学校留校任教至今,2001年取得西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历,2006年获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现任陇南师范学院教授,省级教学团队“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省级教学团队“美术教育专业教学团队”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省美术家协会水彩水粉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水彩画协会副主席,第二批陇南市新型智库高级别专家,2025年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裁判员。长期从事民间美术、红色文化挖掘整理研究,先后在《艺术评论》《民族艺术研究》《美术观察》《雕塑》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出版教材1部。主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甘肃省社会科学项目1项、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学校教改项目3项。主要从事中师、高师美术教学工作,曾承担《中师美术》《美术教学论》《大学美术》《花鸟画》《透视解剖》《水彩画》等课程教学任务,近年来主讲《幼儿美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获学校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次,获省教学成果奖2项、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1次、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次,多次获校级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美术作品入选国家级、省级展览20余次8次获奖(金驼奖获奖提名1次),由甘肃省美术家协会、陇南市美术家协会、中共康县委宣传部、中共成县委宣传部、陇南师范学院等单位主办,举办个人美术作品展3次。

二、工作简历

1.1992.8-2001.4在甘肃省成县师范学校任教。

2.2001.4-2003.4在甘肃省陇南师范学校任教。

3.2003.4-2024.5在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教;

4.2024.5至今在陇南师范学院任教。

三、获奖情况、荣誉称号

(一)获奖情况

1.陇南师范学院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陇南师范学院,20254月;

2.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甘肃省教育厅、总工会、人社厅等,20195月;

3.学前专业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甘肃省教育厅,20196

4.《陇南民间美术》课程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省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20154月;

5.《教师教育培训模式》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省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20154月;

6.《学前专业建设与创新》获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省人社厅、省教育厅,20224月;

7.“红色基因传承行动”成果优秀奖,甘肃省教育厅,20216月;

8.“美丽中国生态甘肃”美术作品优秀奖,省生态环境厅、省文联,20206月;

9.义拍义捐文艺志愿者服务活动优秀个人,省美协、民革定西市委会;20207月;

10.省第二届水彩水粉画双年展三等奖,中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省美协,201712月;

11.省第三届水彩水粉画双年展优秀作品,省美协、陇东学院,201912月;

12.陇南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中共陇南市委、市人民政府,20178月;

13.科研成果三等奖、科研先进个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14月;

14.优秀教师,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7月;

15.两次获优秀班主任,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2010年;

16.两次获优秀实习指导教师,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22013年;

17.第二轮人才培养评建先进个人,中共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2013年;

18.陇南市脱贫攻坚美术创作优秀奖,市文广局、扶贫办、文联、教育局,20211月;

19.“一十百千”陇南宣传作品三等奖,陇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33月。

(二)荣誉称号

1.第二批陇南市新型智库高级别专家,陇南市委宣传部、陇南市社科联,202312月;

2.获陇南市优秀美术教育者称号,陇南市美术家协会,20231月;

3.三次获学校先进工作者称号,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20172018年;

4.获市直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陇南市教育局,20121月;

四、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一)研究方向及内容

主要从事高等美术教育教学、民间美术以及水彩画创作研究。

(二)出版专著、教材

1.出版专著:《陇南古民居雕饰艺术》,吉林美术出版社,ISBN 978-7-5386-8356-120145月;

2.出版教材:《教学简笔画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5-07800-2201012月。

(三)发表学术论文

1.论生活与艺术环境中的情感养成,《艺术评论》(cs 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4期;

2.西北民居四合院石刻艺术特征探析——以甘肃康县谈家院石刻为例,《民族艺术研究》(cs 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6期;

3.康县清代石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美术观察》(cs sci来源期刊)2013年第9

4.陇南区域古民居雕饰艺术研究,《雕塑》(艺术类核心)2020年第6期;

5.探析康县清代建筑装饰中石刻作品的门类,《雕塑》(艺术类核心)2012年第4期;

6.康县清代石刻作品的表现题材归类研究,《雕塑》(艺术类核心)2013年第5期;

7.康县清代赵家院装饰木雕的文化艺术特征,《雕塑》(艺术类核心)2014年第1期;

8.从秦公墓金箔饰片管窥先秦文化艺术,《唐都学刊》(社科双效期刊)2010年第3期;

9.康县大堡镇李家山手工制造构皮纸工艺探访,《甘肃高师学报》2010年第6期;

10.甘肃康县谈家院石刻作品的形制管窥《美术界》2010年第6

11.西北古廊桥装饰艺术特征与民俗文化意蕴,《艺术研究》2013年第3期;

12.成县王家院砖雕艺术与文化特征探析,《美术界》2013年第8期;

13.甘肃成县柏氏古民居砖雕艺术的文化内涵,《美术大观》2013年第9期;

14.康县古建筑装饰石雕艺术与文化特征,《甘肃高师学报》2014年第1期;

15.中国水彩画发展前景的定位探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6.充分优化农村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研究,《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第5期;

17.解读水彩画的“透明性”与“厚重感”,《艺海》2010年第5期;

18.小学美术教学案例设计应体现综合性与现代性——以课题《会飞的鞋》为例进行案例设计,《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年第9期;

19.农村小学使用人美版教材进行结构调整的研究,《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第9期;

20.培养高师生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的艺术素养,《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第12期;

21.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与教材内容的整合研究——以陇南农村小学第一学段使用的人美版《美术》教材为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22.解读敦煌壁画拾零,《艺术教育》2008年第5期;

23.论人物速写的“静与动、慢与速、形与神”,《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

24.调整农村小学美术新教材各学习领域结构的构想——以陇南农村小学第一学段人美版《美术》新教材为例,《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

25.对农村小学现行美术教材教学内容整合的思考——以陇南农村小学第一学段使用人美版《美术》教材为例,《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第7期;

26.提高素质 转变角色 活用教材——教师应在美术新课程推行中发挥重要作用,《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年第2期;

27.陇南农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构想,《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第6期;

28.新时代新观念新课程新教法——儿童绘画教学之我见,《甘肃教育》2006年第5期;

29.画静抓动 写形传神——人物速写教学浅说,《甘肃教育》2005年第6期;

30.高师美术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初探,《卫生职业教育》2010年第10期;

31.构建美术作品欣赏教学设计的策略与模式探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9期;

32.文县天池乡清代李家院木雕艺术与文化内涵,《艺术研究》2015年第11期;

33.从“童话——童画”引发小学美术教师培训思考,《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9期;

34.陇南特色古民居建筑保护与文化传承研究,《美术大观》2015年第9期;

(四)承担科研项目

1.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GS[2010]GX002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氐羌遗韵:陕甘川毗邻区域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研究》14YJA760016

3.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学前手工MOOC应用为例》GSGB[2023]J2965;

4.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乡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美育中的创新与传承路径研究——以甘肃省为例GS[2022]CHB1874

5.甘肃省教育厅培育项目“思政化+项目化+专题化”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实践模式研究;

6.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学前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以L高校为例2024GXZYJY-206.

五、承担教学任务

(一)主讲课程

主要从事中师、高师美术教学工作,曾承担《中师美术》《美术教学论》《大学美术》《花鸟画》《透视解剖》《水彩画》等课程教学任务,近年来主讲《幼儿美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

(二)教改项目

1.《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实践评价体系研究,校级教学改革一般项目(JXGG201820);

2.《幼儿美术》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校级信息化教学专项(JXGG202102-Z;

3.《幼儿园环境创设》,校级信息化教学专项(JXGG202007-Z)。

六、社会兼职

1.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甘肃省美术家协会水彩水粉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3.甘肃水彩画协会副主席、陇南市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4.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

5.中国文联“圆梦工程”文艺培训志愿者授课教师

6.陕西当代水彩粉画研究院研究员

7.中国水彩粉画艺术家联盟委员会会员

8.美国密苏里水彩画协会会员

七、艺术成果

(一)举办个展

1.20196月举办“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 庆祝新中国70华诞陇南优秀美术家系列展览之一‘相约桓水——张永权水彩画展’”,主办单位:陇南美术馆、陇南书画院,市级;

2.20226月举办“喜迎二十大,丹青颂党恩——山水韵·故乡情”张永权水彩作品展,主办单位:甘肃省美术家协会、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省级;

3.20252月举办“红色印迹——张永权美术作品展”,主办单位:陇南师范学院、中共成县委宣传部等,市县级。

(二)作品展览

1996年《水彩画》获陇南地区师生书画摄影展览教师组一等奖;

1996年《新课》获第二届甘肃省师生书画印大赛优秀奖;

2000年《荷》获新世纪西部之春书画摄影大展一等奖;

2000年《工笔人物》获甘肃省首届写生画展三等奖;

2001年《芳心》入选西部情“飞天奖”书画作品陶瓷艺术大展;

2002年《硕果》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甘肃省美术作品展览;

2017年《丹霞绿洲》获“多彩甘肃 魅力雄关”甘肃省第二届水彩、粉画双年展三等奖;

2018年《丹霞绿洲》入选美国密苏里州水彩画协会2018国际水彩青岛年度大展;

2018年《守望》入选沁﹒甘肃水彩写生作品展;

2018年《硕果累累》获第二届全国教师水彩粉画展二等奖;

2018年《山路拾秋》入选“水韵天水﹒水彩作品邀请展”;

2018年《农家秋实》入选“2018甘肃省美术写生作品展”;

2019年《一声老腔》入选2019美丽深圳水彩展暨鲁本斯水彩大赛;

2019年《秋实》入选首届纸境﹒中国(长春)水彩双年展;

2019年《悄悄话》入选美丽中国深圳水彩展;

2019年《白马人的日子》入选2019中国首届黄鹤杯网络水彩大赛;

2019年《日新月异》入选花语﹒七夕情人节花卉水彩画大奖赛;

2019年《圣心映雪》入选第二届全国人民教师水彩粉画在线展;

2019年《车窗外的风景》入选陇南市庆祝建国70周年美术作品大展;

2019年《白马人的日子NO1》获甘肃省第三届水彩水粉画双年展优秀作品奖;

2020年《白马人的日子NO2》入选上海油画水彩写生莱顿纸业全国水彩展;

2020年《星空》入选“以艺抗疫 静等花开”烟墩角海艺画苑公益助力书画家创作活动;

2020年《护春》等3幅水彩画入选最美的 “逆行”诗意水彩画家群抗击疫情作品展;

2020年《乡村记忆》入选“遇见”第二届全国水彩画网络展;

2020年《顶上技艺》获“美丽中国 生态甘肃”文艺作品征集美术类优秀奖;

2020年《抗疫水彩》组画获陇南疫情防控优秀美术作品;

2020年《金色年华》入选“魅力陇南”大型主题美术创作展;

2020年“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甘肃美术家在行动”义拍义捐优秀个人;

2020年《白马人的日子NO2》入选“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美术展”;

2020年《天使》入选第五届我爱水彩论坛全国水彩作品展;

2020年《防线》被兰州市博物馆收藏;

2021年《早春》入选2012“喜迎新春”全国水彩画网络作品展;

2021年《支教日记——晨读》入选第二届陕西省水彩粉画展;

2021年《陇南人民的致富果》获陇南市脱贫攻坚主题美术创作展优秀奖;

2021年《流金岁月》入选2021陕西、河南、甘肃水彩作品联合展;

2021年《流金岁月》入选“百年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甘肃省美术作品展”;

2021年《喜乐年华》获全省教育系统“红色基因传承行动”教育活动成果优秀奖;

2021年《腊子口怀古》入选“百年追梦﹒美丽陇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陇南市美术作品展;

2021年《细致入微》《天使》《消杀卫士》入选“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甘肃省美术家在行动抗疫主题创作网络展;

2022年《张坝古村》入选全国第四届水彩画网络展;

2022年《春来发几枝》获首届陕西当代水彩粉画研究院学术交流展理事作品优秀奖;

2022年《齐心协力》获“华彩陇原 喜迎党的二十大——第四届甘肃省美术‘金驼奖’作品展‘获奖提名’”;

2022年《流金岁月》《喜乐年华》特邀参展‘春风化雨’第五届人民教师水彩(美术)作品展;

2022年《天险腊子口遗址》《次日那毛泽东旧居》捐赠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永久收藏;

2023年《负重前行》入选全国总工会举办的“第八届全国职工书法美术作品展”;

2023年《天马行空》入选成县县委组织部、宣传部举办的“迎七一 礼赞新时代”美术作品展;

2024年《黄河儿女》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甘肃省美术作品展”。

八、自我评价

张永权教授从教33年,长期从事地域性美术、红色文化挖掘整理研究与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开发与建设《陇南民间美术》课程1门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出版《陇南古民居雕饰艺术》专著1部,出版《教学简笔画教程》教材1部,先后在《艺术评论》《美术观察》《雕塑》《民族艺术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完成科研项目10项,其中,主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省社科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1项、市社科项目1项;参与在研省教育厅省民委项目1项、省教育厅培育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1项、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获省教学成果奖2项,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学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注重“传帮带”和引领作用,组建了一支有8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团队,在校级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在省级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指导青年教师撰写学术论文,10位青年教师在省级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5篇,帮助青年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位青年教师成功申报获批校、市、省级科研项目10项,3位青年教师获校级课程教学改革项目优秀1项、结题2项、在研1项。在终身学习的浩瀚星河中,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温暖旅程。教育是点燃心灵的神圣火种,是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更是滋养心灵的无私奉献,是回馈社会的崇高事业,无数个新旧交融成长的瞬间让美育之光绽放。

以美育人践初心,三十三载育芳华。三十三年的教育生涯里,我始终以“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为信念,默默耕耘在教育沃土之上。陪伴数千学子从懵懂走向成熟,从青涩迈向自信,收获着教育的点滴幸福。

深耕课堂守匠心,创新教学结硕果。秉持匠心精神,深耕美术课堂,积极探索美术教育与传统艺术的融合之道,通过创设生动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创造美,不断提升审美素养。教学成果奖的获得,既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激励我继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的强大动力。

潜心科研探真知,成果转化促教学。致力民间美术文化挖掘整理研究,以陇南古民居雕饰艺术为切入点撰写论文、编著成书,以甘肃红色遗迹为依托创作系列美术作品,将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实践教学。依托科研项目,深化对美术教育的思考与探索,实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扎根生活绘时代,艺术创作树典范。坚持用画笔描绘时代变迁,展现家乡风土人情,努力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入选各类美展、举办个人画展,展示艺术探索的成果,义捐义卖作品回馈社会,为学生树立艺术创作的榜样,激励他们在艺术之路上勇敢前行。

携手共进促发展,团队建设谱新篇。作为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带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成员,共同探索教学创新,积极学习数字技术,深入挖掘课程资源,精心提炼教学成果,教学团队成为推动课程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坚实力量。

联系方式:

邮箱:164203537@qq.com

电话:13993953519


版权所有@  陇南师范学院科研外事处    电话:0939-3203510    传真:0939-3202016   

陇ICP备16000659   
甘公网安备 62122102000303号